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
启用域名:www.fuxs2.com
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: 腐小书> 穿越重生>

郅玄(287)

作者:来自远方 时间:2022-03-05 11:12 标签:强强 穿越时空 基建 天之骄子

  小幽氏没有梳髻,仅在额上勒一条彩绳,绳上插一根雀羽。压在箱中多年,雀羽未见灰暗,色彩依旧鲜亮。
  “下去吧。”
  小幽氏坐在榻上,命婢女和侍人退下。
  她完成了自己的承诺,大军入城,世子瑒和公子颢归来,她不用再受煎熬。生命的最后一刻,她不想看到任何人,只想留给自己。
  “诺。”
  婢女侍人领命退下,无声守在室外。
  殿门合拢,光消失在门外,小幽氏的身影关闭在门内。
  二十载的恩怨情仇,是非对错,伴着门扉合拢,尽归于沉寂。


第二百二十三章
  大军凯旋,北都城内一片欢腾。
  国君府内设宴,北安侯大赏有功将士。氏族共飨盛事,集粮食金绢赠与甲士,功高卒伍亦得赏赐,家族门楣得以改变。
  宴中,北安侯定下数场祭祀,一为庆贺国战大胜,敬告历代先祖;二为公子颢别出,继承南幽国之事。
  依照氏族惯例,公子颢别出之后当以赵为氏。今后执掌南幽国,以国为氏亦可。
  没有半点犹豫,赵颢舍弃幽氏,更有意改南幽国为赵国。待他重返南都城,慑服南幽氏族,即上书中都城定下此事。
  宴会正值高潮,酒酣耳热之际,当着卿大夫的面,赵颢没有说得过于直白,三两句话就揭过。
  北安侯看向世子瑒,后者无奈摊手,表示赵颢心意已定,旁人无从置喙,就算是父子兄弟也不行。何况赵颢今为国君,身份高于他,同父亲平起平坐,同他提一提意见尚可,贸然插手可不是什么好主意。
  血脉亲情不会改变,言行仍要注意。
  有些麻烦能免则免,最好不要贻人口实,给今后埋下隐患。
  赵颢手握重兵,南幽氏族不足为惧。
  然南幽为四大诸侯国,国君代人王牧守一方,即使国战落败,也不会成为附庸国。如此一来,北安侯和世子瑒必须避嫌。有些事心中明白即可,最好不要宣于人前。实在不能忽略,也要父子三人关门再议。
  卿大夫们看到北安侯和世子瑒的表现,联系赵颢口中所言,心中多少有了计较。不过在场都是聪明人,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中有底,绝不会轻易越过界限,惹麻烦上身。
  赵颢继承国君之位,必要辞去卿位。于北安国氏族而言,与其关注南幽国是否易名,倒不如联络亲朋设法拿下空出的位置。
  氏族们各有思量,面上不显,心思百转。宴上推杯换盏,看似一团和气,实际上如何都是心知肚明。
  宴会持续到深夜,氏族们才陆续散去。
  离开国君府时,卿大夫们脚步不稳,醉态十足。登上牛车后,车门关闭,朦胧的双眼登时清明。身上依旧带着酒气,神智却格外清醒。
  “速速归家。”
  “诺。”
  驾车者挥动缰绳,牛车一辆接一辆行出。
  各家护卫打起火把,长街上蜿蜒出两条火龙。
  火光映照星光,整条长街亮如白昼。伴着蹄声阵阵,车轮滚滚,不知有多少人将辗转反侧,彻夜不眠。
  国君府内,侍人婢女忙着撤下餐盘,移走木桌,清扫大殿。
  食物的香味残留在空气中,掺杂着浓郁的酒气,混合成一股奇怪的味道。不难闻,却也不是多好的体验。
  北安侯父子移至后殿,侍人送上温热的布巾,供父子三人擦脸拭手。
  少顷,婢女送上甜汤,既能解酒也能暖胃。
  甜汤饮尽,婢女撤走空碗,侍人尽数退下,殿门关闭,室内仅剩父子三人。
  半人高的青铜灯靠墙而立,灯身暗藏管道,点燃许久,室内不见半点烟气,只有灯火辉煌。
  作为大军主帅,世子瑒率先开口,向北安后禀报国战经过。虽有战报送回,许多细节无法写明,不能落于笔下,只能当面口述。
  在世子瑒总结时,赵颢轻易不开口,遇到北安侯问起,他才会补充几句。句句切中要害,皆是关键所在。
  北安侯最关心的是战利品。
  按照之前的计划,灭南幽国后,必鲸吞蚕食其土。不料南幽侯神来一笔,禅位赵颢,提前结束这场战争。
  北安侯想要粮种也想要土地,但不能从儿子手里抢。
 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:战利品如何解决。
  除非人王下旨召天下诸侯共讨,很少有诸侯国在战争中彻底湮灭。
 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基本是两种情况,胜者得到土地、城池、人口和粮食,败者或如东梁国签订盟约,或沦为胜者的附庸国,国君氏族失去权力,名头依旧能够保留。
  南幽国的情况实在特殊,不能以常理论之。在大军归来之前,北安侯召群臣共议,一直没能商议出结果。
  继承爵位的是赵颢,北安侯的亲生儿子,世子瑒的亲兄弟。父子亲情血浓于水,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不错。套用旧例明显不合适,想用新法又拿不出太好的章程。
  这种情况十分难办,稍有不慎被人钻了空子,放出风声肆意造谣,好事也会变成坏事。
  北安侯绝非杞人忧天。
  中都城的消息不断传来,让他见识到流言的威力。
  人言可畏,若有人趁机大做文章,肆意挑拨父子兄弟间的关系,短期不会出现问题,日子长了,难保不会心生猜疑,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。
  这样的情形北安侯不会乐见,世子瑒和赵颢也是一样。
  然而现实问题不能置之不理。
  国战耗费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放弃战利品必不可能。丰产的粮食必须拿到手,这就需要赵颢让步。如果赵颢不点头,恐对国内氏族无法交代。
  北安侯眉心深锁,视线扫过两个儿子,不想造成误会,自然不会隐瞒事情关键,干脆和盘托出。父子三人一起开动脑筋,集思广益,希望能想出办法。
  让他不解的是,面对他提出的问题,两个儿子的表现都有些古怪。尤其是大儿子,好似有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,嘴巴张合数次,表情一言难尽。
  北安侯看不惯世子瑒的表现,命他有话快说,不要这副奇怪的样子,让自己感到手痒,突然想揍儿子。
  “父亲,事情是这样……”世子瑒看一眼赵颢,见他没有阻拦的意图,当场道出西原侯送出的二十车礼物,重点提到两车粮种。
  “西原侯手中有农家,擅种植,育出高产粟麦,宜北地种植。”
  世子瑒言之凿凿,以粮种作为引子,道出南方稻米虽好,北地却无法大面积播种。气候土地不适宜是其一,国内长期以粟为主粮,突然下令种植新粮,国人未必情愿。
  北安侯固然强势,终不能无视规则。强行下令,万一引发众怒,以北安国人的彪悍,难保不会上演庸国旧事。
  “父亲,此事需慎之又慎。”
  世子瑒的话不是没有道理,尽管有所夸大,也引起北安侯的警觉。
  “父亲,可仿效西原侯发布召贤令,广召天下有识之士。对知农事之人予以重赏,促其改进粮种农具。”
  世子瑒和赵颢商量之后,认为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。
  当初决定灭国,为的就是粮食。
  世子瑒亲自南下,见识到当地的种植环境,马上意识到北安国不适合种植稻米,运回种子也是无用。与其白费力气,不如另辟蹊径,仿效西原侯改良粟种和麦种,同时设法改进农具,采用堆肥之法促进丰产。
  总之,郅玄开辟出道路,证明卓有成效,北安国仿效行之,能少走许多弯路。
  氏族们的不满,同样有办法解决。
  之前北安国和南幽国关系不睦,商路近乎断绝。如今情况不同,赵颢成为国君,收拾干净南都城,重开商路轻而易举。
  想要获取稻米,不需要自己种,可以通过商路购买。
  商队再是庞大,运送货物终归有限,很多还是一锤子买卖。换成国与国之间,只要达成信任,维持长期贸易不是问题。
  “父亲以为如何?”世子瑒道。
  北安侯陷入沉默,对世子瑒的提议十分心动,却没有马上点头。
  “父亲,学西原侯之法当送重礼。”赵颢突然开口,目光扫过世子瑒,后者并不意外,向他微微颔首。
 
[返回首页]
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!
用户名:
  • 受的智商怎么时高时低的,而且这种时代背景庶出也敢和嫡出争位置?有点逆天了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你嫡庶神教入脑了吧 游客2024-11-08回复
  • 受的智商怎么时高时低的,而且这种时代背景庶出也敢和嫡出争位置?有点逆天了 游客2023-11-11回复
  • 最喜欢的还是谨言清和,帝师也不错,汉侯也还还行,桓容……攻跟个打酱油的似的,而且最后两人隔了十万八千里,一年能见一两次就不错了,我愿称之为灵活守寡he,所以看到评论里这篇还是各自为王决定先撤了 游客2023-09-25回复
  • 152不知道算不算车,不是吧玄你竟然是个受 游客2023-09-06回复
  • 我超爱大长篇,来自远方的历史文和衣落成火的玄幻文都是我心中耽美长篇的top1,直的爱死剧情流畅、背景完善的文好吗。 游客2023-06-11回复
  • @管理员,还有番外没有搬。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@管理员 游客2023-03-05回复
  • @管理员,还有番外没有搬。 游客2022-12-21回复
  • 这怎么有点春秋战国的味,对不起我粉公子扶苏,看着这大公子,我弃了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这明显比春秋战国还靠前的时期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跟扶苏有半毛钱关系吗?能不能不要随便代入啊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就能不能不要ky就无语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弃你就弃还叭叭叭的,扶苏是你爹吗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不是哦,他是几个朝代的历史大杂烩了,你就把它想象成架空就好了,不要老是想找原型,因为可能真的会有点毁三观,不要想那么多,我们只看这个小说就行╰(*´︶`*)╯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这起码是往周王朝带好吧这历史咋学的,还粉扶苏,严重怀疑你连扶苏的爸是谁都不知道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春秋战国是东周,周平王东签洛,这后的时代才是春秋战国,文里面的中都城还没迁都呢,诸侯也没开始争霸,顶多联手架空中都城罢了,没到春秋战国的感觉,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霸,礼崩乐坏,百家争鸣,楼主的初中历史学到哪里去了。
    其他的不说,百家争鸣你在哪看到影子了?
    而且就算你喜欢扶苏,但扶苏是秦始皇时代的啊,在始皇一统全国之前,公子扶苏在历史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啊这啊这,首先,我刚看没多少,但目前没什么礼崩乐坏的情况,诸侯国内等级分明,再加上有出现“国人”一词,很明显作者设定的背景是西周时期。
    其次,春秋始于平王东迁即东周建立,战国始于三家分晋,结束于秦灭六国,到此时才有扶苏的出场,你搁这说个鸡儿?三四个时代被你混为一谈是真离谱啊大兄弟。
    咱就是说,喜欢一个历史人物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多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多少也得了解一下他所处的历史背景,只看同人中的人设是真的会在某一天让自己社死的。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粉一个历史人物就多读关于他的正史,别看看什么同人小说听听他的事迹就爱的死去活来,跟傻子一样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赞同楼上,粉历史人物别在小说里找他的事迹,在小说里找笑死人了,丢不丢人?多去看看史书,多看看历史大佬的讲座论坛。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很难不支持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可能是刚上初中吧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扶苏表示爷都死了这么多年了,居然还有脑残粉,晦气。
    喜欢他连他生平都不好好了解,就认识个大公子是吧。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公子扶苏说:tui!真晦气!
    游客 的原帖:
    我觉得有些姐妹言语有点点过激了。 游客2022-11-18回复
总: 8 页/78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下页